經國務院批準,我國將在上海市、北京市、廣州市、天津市、重慶市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廣州是其中唯一的非直轄市,千年商都,再擔新使命。如何發揮會展業在廣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戰略中的作用?
重點展會再定義會展價值的“消費屬性”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現代國際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不僅是全球消費資源的聚集地,更是引領一國乃至全球消費創新的制高點,具有很強的消費引領和帶動作用。
從廣交會到服貿會,從進博會到消博會,中國開放的門戶越來越大,集中體現了與世界各國共享機遇的格局和思路。從“匯全球”“買全球”,到足不出戶“逛全球”“賣全球”,從更美好的生活出發,中國為世界經濟注入新的動力。
隨著首屆消博會于今年5月的成功舉辦,重新定義了會展的價值屬性,由生產性服務業破圈至社會性服務業,涵蓋了生活性服務領域。特別是確立了經濟“雙循環”發展格局,以供給側結構改革為核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三駕馬車”的動能轉換,凸顯了消費對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
廣州消費類展的歷史地位和現實作用
廣州,千年商都,萬商云集,自明清以來成為世界重要通商口岸。作為新時期國家“一帶一路”重大發展框架的節點城市,依托改革開放40余年的雄厚經濟文化底蘊,再次屹立潮頭,勇擔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排頭兵和領頭羊。
創辦于1957年春的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對擴大中國優質商品出口發揮了歷史性的作用,2007年10月第102屆秋季廣交會首設進口展區,更名為“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面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這一依托外向型經濟發展方式的商貿平臺,極大地推動和擴大了國內圍繞商品出口的設備、技術、原材料的采購消費,可看作生產性消費的積累與擴張。但從另一維度來看,即會展產業的鏈動性,廣州一年兩屆廣交會,每屆20萬左右的客商云集,以及每年各類超大型展會如家具展、建博會、美博會、照明展等,動輒10萬以上客商,不斷刷新廣州吃住行、游購娛的消費峰值。撇開所謂“1:9”和“辦展如同城市上空飛機撒鈔票”的陳詞濫調不說,多年前中山大學團隊與廣交會合作得出的展會對城市消費的拉動比率系數,以及北京市貿促會與統計局對北京舉辦展會之于城市的拉動比結論,可以清楚地看出會展與城市消費之間的正相關成效。
就展會類別本身,首先我們選取上海和深圳兩個城市作為對標,來看廣州會展在全國的地位。
2020年廣州全市各類場館共舉辦展覽575場,居全國首位(上海550場、深圳94場);展覽面積471萬平方米,居全國第二位(上海1108萬、深圳399萬),接待參展參觀人員525.22萬人次。如以新冠肺炎疫情前2019年計,全年參展觀展則達1374.35萬人次。
從題材行業分布來看:廣州市的汽車、家具家居、健康醫療、圖書動漫、食品飲料、文化教育、電子商務、玻璃門窗、智能裝備、農林牧漁等展會題材名列前十,以2020年各類與消費相關的行業題材展會占比來看,約超過35%。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釋放了對品質生活的追求,激發和衍生了各類與其相適應的展會相繼舉辦。
從展覽題材契合度來看:廣州展會順應和把握以消費新熱點、消費新模式為主要內容的消費升級大趨勢。如2020年集中出現以潮玩為主題的港·潮流、潮流球鞋展、潮巨匠藝術玩具展等新展會;2020年廣州設計周規模逆勢增長,吸引近20多個國家的近1000家設計、藝術、創意、家居、智能、高級定制、設計用材來展示品質生活;B站動漫展集演出、展覽和互動游戲于一體,展示黑科技性能的周邊產品,高價值、高品質、高新技術的“爆款”“國潮”展示和豐富多彩的社交活動,捕捉年輕消費群體的個性化需求,吸引大批青少年觀眾深度參與。
如何發揮會展業在消費聚焦戰略中的作用
廣州市作為非直轄市入圍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之列,主要得益于其良好的基礎條件。憑借千年商都、美食之都、會展之都的美譽,還有萬億級商圈、600個專業批發市場和廣交會,跨境電商與直播電商規模全國領先、消費規模和潛力大,實際管理總人口超2200萬人,區域高消費人口規模大,新冠肺炎疫情前的2019年社銷零售總額達9975.59億元,商流旺、客流旺、國際化水平較高,是國際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和嶺南文化中心,站在對外開放前沿,具有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強等優勢和條件。廣州明確了自身的定位目標:打造產業與消費相互促進,國內國際雙向消費協調發展的特色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一是做好對知名展會所帶來的國際國內優質資源的二次開發。品牌知名展覽、會議所帶來的優質客商(高端商務人士、設計師、專家學者、實業家等)和高端技術、創意產品、新型商業模式,通過會展公共服務數字平臺加以轉化,孵化出新的價值。
通過舉辦產業類品牌展會,邀請國際知名設計師和專利產品參展展示,引導企業延聘其為專屬設計師,與國際一線保持同頻;通過配套綜合類產業型專業展,如家具展、建材展等,舉辦紅點、紅星大獎展示與交流,引導工業設計水平提升,注入生產型消費領域;提升和挖掘消費、文化領域節慶活動,以會帶展,催生消費,如動漫游戲展,潮品衍生品等,借助新推廣模式激發購買力。
二是展貿聯動,形成展(展覽會)、場(專業市場)、園(產業園區)三級場景架構。義烏、東莞兩地會展,圍繞“以貿興展,以展促貿”或“產地辦展,以展興貿”的 “前店后坊”模式;海南消博會及上海進博會所配套規劃的全球消費精品中心項目規劃與進博會項目建設,延伸品牌展會功能,全球買,全球賣,到買全球,賣全球。廣州行業綜合性和專業類展會較多,如美博會、建材展、家具展、照明展、珠寶展、車展等,除傳統消費性展會激發的交易外,培育新型消費模式落地,需要在政策設計上加以賦能,比如全屋定制、家裝設計等,鼓勵展會主辦方組織行業頭部企業進入產業生態圈的開發,向行業前端,如設計,材料研發,向終端落地,打造大灣區集采或零售市場。
三是打造展、會、節慶、獎勵旅游與商貿、美食等公共數字化平臺。將分散的資源平臺聚合成共享平臺,使會展活動成為廣州游、廣州購的特色內容之一。目前商務部門所建立的廣州市會展業公共服務平臺,是全國唯一穩定維護運行良好的公共服務平臺,或可向惠民方向開放延伸,或打通旅游和商貿平臺,共建一個綜合服務平臺。
四是圍繞消費功能構建廣州消費展矩陣。商務部剛剛出臺的《“十四五”商務規劃》中,梳理和確定了我國會展的三級矩陣:即以進博會、服貿會、廣交會、消博會、投洽會為核心的國家國際性展會;以東南、東北亞、非洲、中亞等地區為內容的雙邊區域性展會;以地區特色會展為主的地方性展會。廣州可以此為指導,以鼓勵和擴大消費為核心,建立廣州消費類展會矩陣,如以廣交會為龍頭的國家級國際性品牌展為第一級,以海絲博覽會、家具展、美博會等為第二級,歸口產業消費類;以車展、酒類食品展、動漫潮流展、美食節、茶展等為第三級,歸口居民消費類;以各區舉辦的以帶動消費為主的特色商品展銷、美食文化活動、假日文體商貿活動為第四級,歸口市民消費文化類。在此基礎上,針對性出臺鼓勵政策,引導不同類別展會做大做強。
五是重新定義會展的屬性功能,方可拓寬對打造國際消費中心載體的認識。會展業本質上一手連著生產,一手連著消費。就廣州消費類展會的內涵而言,可從理念上探討“雙向延伸”的可行性。一是大力鼓勵消費展舉辦,但消費展不等于面向市民2C的展銷會,現有2C類展會需要提質;另一方面專業類展會也可延伸至消費領域,如海絲博覽會等,保證專業性,面向專業買家服務的同時,向市民開放,讓市民不出國門享受國際品質,適當時候,廣交會亦可嘗試向市民開放,進博會從首屆開始,已做了有益嘗試,社會效果顯著。
作者:姜 淮,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