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穩規模、優結構為目標
各地謀劃外貿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 本報記者 白舒婕
回顧過去一年,中國外貿面對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發展依然波瀾壯闊——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40萬億元關口,再創歷史新高,為經濟穩健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當前影響全球貿易往來的不確定性因素依然存在,為此,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更大力度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
新的一年,各地將如何推動外貿保穩提質?有哪些新作為新藍圖?記者在梳理近期密集召開的各地兩會及其政府工作報告時注意到,穩規模、優結構是今年各地外貿工作的一致重心,出海搶訂單、跨境電商、開放平臺等成為高頻詞。各地也紛紛鉚足勁兒拓市場、暢通道、增信心,以全力把“規劃圖”變為“施工圖”。
千方百計穩規模
2022年廣東進出口總值在上年高基數的基礎上再創歷史新高,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19.8%;江蘇外貿進出口總值5.45萬億元,規模也再創歷史新高;浙江進出口額4.68萬億元,比2021年增長13.1%;山東外貿進出口總值為3.33萬億元,同比增長13.8%;福建貨物貿易進出口1.98萬億元,達到歷史最高值;上海貨物進出口達4.19萬億元,同比增長3.2%……
翻看各地2022年外貿成績單,上述外貿大省的“頂梁柱”作用突出,在推動外貿穩大盤、擴優勢、增活力方面發揮了示范帶頭作用。
在新的一年,各地如何延續良好勢頭,促進外貿穩中提質?從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來看,盡管外部形勢依然嚴峻,但各地對2023年外貿穩規模的信心仍然不減。
多地目標已定:浙江提出2023年確保出口占全國份額保持在14.5%左右,福建提出2023年出口增長預期目標為7%,云南提出進出口總額增長15%左右的目標,湖南的目標是進出口總額增長10%,廣西的目標是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7%以上,陜西的目標是全年進出口總值增長6%以上,遼寧的目標是進出口總額增長6%左右。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進一步優化調整,歲末年初,多地提早搶開局,組織外貿企業包機出國搶訂單,掀起出海拓市場、尋商機的熱潮,并取得顯著成效。
作為穩外貿、強外貿的一個重要舉措,今年多地也將持續組織一系列組團“出海拓市場”行動:浙江省商務廳廳長韓杰近日在全省兩會“廳(局)長通道”上表示,僅去年12月,浙江省就有20多個政府和企業團組“走出去”,獲得意向訂單180多億元。下一步,浙江將持續推進“浙貨行天下”,并組織千團萬企“走出去”拓市場搶訂單。
四川提出將支持企業穩訂單拓市場,常態化組織企業組團出海,舉辦“川行天下·東盟經貿促進活動”。
1月29日,上海印發《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推出十項行動32條政策措施,大力提振市場預期和信心,其中包括實施外貿保穩提質行動。支持外貿企業搶訂單拓市場,組織外貿企業參加各類境內外展會,加快實現商務人員正常出入境往來。
上海市商務委主任顧軍表示,今年將圍繞重點市場、重點行業,以重點展會為支撐,支持外貿企業搶訂單、擴產能、增份額,全力穩住外貿基本盤。
值得一提的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實施一年來,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已成為多地進出口持續增長的新引擎。今年,多地亦將搶抓RCEP機遇,蓄力拓展國際市場。
例如,福建提出將積極培育國際營銷公共平臺,支持企業運用RCEP優惠關稅等規則開拓市場、搶抓訂單,推動“福品賣全球、全球買閩貨”。山東提出要用好RCEP機遇,深入開展“一業一展”“一國一展”活動,強化與日韓、東盟聯系,加大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開拓,助力企業出海搶訂單、拓市場。
多措并舉優結構
全力穩住外貿基本盤的同時,記者注意到,各地也制定了一系列舉措激發外貿潛力,力促外貿創新發展、穩中提質,為外貿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今年,上海將實施“貨物貿易優化升級”行動,繼續全力培育貿易競爭新優勢,促進外貿穩中提質。
福建將積極推動工貿結合,加強外貿產業鏈招商,培育外貿領域名企名牌名品,發展數字貿易,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
重慶將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建設國家加工貿易產業園、國家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和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鞏固計算機、手機等產品出口優勢,擴大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智慧醫療等產品出口,提升先進技術、重要設備、能源資源等進口規模,推進內外貿一體化試點。
廣東將實施貿易強省建設“六大行動”,培育引進一批貿易總部型企業、跨境電商龍頭企業、現代商貿流通領軍企業,新打造一批千億元級、萬億元級出口產業集群,支持汕頭、湛江建設大型出口加工產業區。建設大宗商品、電子元器件、飛機、汽車、農副產品、中高端消費品六大進口基地,組建全牌照大宗商品進出口公司,推動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
遼寧將深入實施“外貿雙量增長”計劃,積極開展全方位貿易促進行動,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創建國家級外貿轉型基地和特色服務出口基地,高標準建設沈陽、大連國家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培育外貿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