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會展經濟已具有相當規模。2008年奧運會和2010年的世博會更是給中國的會展經濟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遇。而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又給中國的會展經濟帶來了多少寒意?今后會展經濟的發展將走向何方?記者日前專訪了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秘書長陳澤炎,他將為我們詳解中國的會展經濟。
記者:在過去的三十年中,中國會展業經歷過哪些不平凡的經歷,有沒有一些您印象深刻的大事?
陳澤炎:隨著改革開放,中國的會展經濟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新的階段,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也有一些會展活動,建國以后這些會展活動基本上是展示成就、宣傳教育,以政治性的宣教性的為主,也有一些像當時的社會主義國家舉辦的蘇聯的社會主義成就展覽會,以及我們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一些展覽會。但是這樣的一些展覽會主要都是政府部門投錢搞宣傳教育,真正進入改革開放以后,以商業性的或者說作為一種經濟活動這樣的展覽會才蓬勃的發展起來。會展經濟在改革開放以后才真正進入了產業性的一個經濟的活動,所以改革開放之前跟改革開放之后還是有一個顯著的變化。
到了2002年,國家統計局在國民經濟的門類分類中,正式確認了會議和展覽服務這樣的一個行業,是屬于商業服務業大行業了面的一個具體類別,說明會展經濟的發展已經能夠形成一定的規模,形成一定的被大家所認可的這樣一個重要的門類。近幾年的發展中,隨著入世以及會展業不斷的發展壯大,目前全國每年舉辦的大大小小的展覽會大約有五千個。我們現在正在向會展強國的方向去努力,表現為我們中國現在已經有一批在世界展覽會中都很有名的會展項目,比如說我們北京和上海的國際汽車展覽會,都已經名列了全世界的前四位,我們的機床的展覽會也已經列入了全世界的前四位,以及其他的像印刷機械展覽會,紡織機械展覽會,儀器儀表類別的展覽會都是世界很有名的。
在全世界有一個很著名的展覽會的組織,叫做國際的展覽業的協會,簡稱UFR。這樣的一個組織原來是歐洲為主的,一些重要的國際展覽會參加的一個聯盟,近年來它也是非常關注中國會展市場的發展,所以也向中國這方面移過來,近兩屆國際展覽協會的亞太區的主席都是由中國來擔任的,就說明了中國的會展業已經成為亞太地區的一個重要的力量。另外中國的市場被世界所注目,現在世界一些發達的國家,比如說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等,他們這樣一些國際性的展覽公司紛紛到中國來開辟市場。
可以說中國現在展覽業的發展不但速度快,數量多,而且有很好的品牌效應,而且在國際上占有很高的地位,我想這都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的國力的增長,經濟健康的發展給我們會展經濟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基礎,使中國會展能夠有這樣一個很好的發展的結果。
記者: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溝通信息互相往來的方式渠道也越來越多,而且相對來講成本應該是有一個不斷降低的趨勢,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展會本身,比如像現場的這種展會它的獨特的優勢是什么?
陳澤炎:你說的這個問題也正是許多會展界的人們所思考的問題,隨著網絡虛擬技術的成熟發展,好象網上的展會似乎有取代實物性展會的這樣一種威脅。但事實證明,現在的廠家在營銷中首選的渠道第一是展會,第二是專業媒體的宣傳,然后配合以互聯網,因為互聯網盡管也很便捷、很容易操作這樣的優勢,但是必定虛擬和現實之間是有差距的。怎么樣的虛擬體現也不如看到實物更突出,另外展會已經不單純是一個簡單的商品成交的場合了,更多的是人員之間面對面的交流,還有即時的互動,以及一些文化理念和企業精神的宣傳,這個恰恰是互聯網做不到的,甚至我覺得從長遠來看虛擬和現實之間總還是有一個不可逾越的鴻溝,從這點來看展會還是有自己存在在合理性和存在的價值。
記者:中國的會展業畢竟發展的時間短,那么您覺得跟國際先進的會展國家比,我們的差距集中表現在哪?
陳澤炎:我想跟會展業強國來比的話,我們差距也是不容置疑的,主要的表現,第一,我們展覽會的品牌的效應,品牌的影響力還是比較小的,或者說我們具有世界知名品牌展會項目的數量還是比較少的。第二個是我們的國際性還不太強,我們現在大概全國性專業展覽會平均的國外參展商大概10%左右,而國外一般的都能在20%到30%。第三就是我們整個展覽會的運作和管理的水平要提高,一個展覽會能不能搞得很好,它應該有一套的運行、發展、管理的很好的體制,現在我們普遍感覺到人家國外可以做到高收費,優服務,他是這樣一個良性循環,我們現在相對來講我們好象不敢收很高的費用,我們相對的服務也上不去,所以這樣我們相對是在低級這樣的一個水平。我想總的來說這些方面我們還是有一個很好的增長空間,和很好的學習發展的前景。
記者:不斷蔓延的國際金融危機可能對很多行業來講它都不算是一個好消息,但是我也關注到您在一些場合透露過,可能中國會展行業,中國的展會可能受金融危機影響不是特別大,那么這當中是不是也可以認為是不是可能展會經濟在我們當前應對金融危機的大環境當中它會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特殊的貢獻?
陳澤炎:這個正如你所說的,我們會展經濟應該說在抗拒當前金融危機的過程中還是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會展經濟它不但是一個經濟的晴雨表,某種情況下還是推動經濟的助推器,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它跟經濟的關系既很緊密,同時又是互動促進的關系,客觀的說國際性的金融危機對于中國出口型的經濟和相關的展會影響還是存在的,這典型的表現在中國最大的以出口為主的展銷會來看,近兩屆,去年的秋交會和今年的春交會都是出現展商下降,這種情況只是在2003年非典的時候出現過,這就是說畢竟是出口為主的客商少了,人民幣的相對升值以及國外的經濟不景氣影響,所以中國的出口額在下降,影響到我們展會下降,另外由于國外的展會相對受到影響,中國的企業參展規模相對減少,這都是我們出口型的經濟受阻有關系的,除此之外恰恰和我們國內經濟相對好的情況來相呼應的,我們國內的會議展覽都還是不錯的,比如說我們剛才說的進口型的展覽會,專業性的展覽會,與民眾緊密相關的一些展覽會展銷會,特別是為了克服金融危機,我們搞了一些出口轉內銷的展覽會,外銷不行了打國內市場,包括展銷會請國內大的采購商對國內銷售,有一些還是在全國巡回把外貿的商品,配合國務院關于大力開展節假日會展消費的措施,提出了要努力組織內貿型的展覽會和會展活動,要強調可以組織一些像展銷會,嘉年華,節假日這樣的一些會展相關的活動來促銷,發了相關的文件,出臺一些支持鼓勵的政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講在當前金融危機下確實在克服危機中,會展的手段正在起著一個不可估量的促進的作用。
另外,展會經濟在當前拉動內需方面作用應該說國家正在寄托希望也賦予這方面要求,從近半年實踐來看,這個展會確實能起到這個作用,因為圍繞著要拉動節假日消費和會展消費來看,展覽會組織確實能起到一個聚人氣、造影響這樣一個作用。
記者: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應該說跟咱們的會展經濟關系更強一些,那么作為您來講,您是業內專家,您對上海世博會對會展經濟產生的影響您有哪些期待?
陳澤炎:上海世博會應該說也是中國近年來的一件大事,會展經濟能夠寫入黨的十七大報告里面的兩件事,一個是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一個就是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上海世博會繼08奧運會以后又成為一個全國關注的這樣一個矚目的項目,而且越來越近了。這次世博會是世博史上第一次在發展中國家來舉辦,特別是作為我們正在崛起的發展中國家,來舉辦這樣的世博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意義。
世博會我想作為中國會展界的一個大事,通過舉辦世博會能夠讓人們更多的了解會展經濟和會展活動是怎么回事,對于中國經濟的發展有什么好處,世博會還會留下一大批會展建筑,大概留下三十幾萬平米的展覽場館,這對進一步緩解上海展覽場地目前還是比較緊張的,也是提供了很好的一個資產。
另外世博會用世界上最先進的聲光電戰展示技術以及現在強調綠色環保節約的理念這樣一些新的展示技術都在使用,使我們整個的會展經濟能夠進入更和諧,人和自然更協調,會展經濟更好的跟社會之間更匹配,這樣來看上海世博會不但是中國的一件大事,對我們會展經濟來說無疑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項目和對于今后影響深遠的值得不斷深入研究探討的課題。
上海世博會以后大家對會展業更了解了,參觀展覽會的積極性會更高,而且目前上海的展覽場地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緊張的,留下這樣一個場地擴大了展覽面積,應該說對擴大規模是有好處的,所以我對這個世博會之后的會展經濟前景還是繼續看好。
在采訪結束之前,陳澤炎對記者特別強調,中國的會展業應該說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國力的加強和實體經濟的發展,肯定會有一個很好的發展前景,我們對中國的會展經濟是非常看好的,是有信心的。同時改革開放三十年實踐證明了它可以成為很光輝的,很良好發展的一個行業,所以我們對今后會展業充滿了信心,這點是無可置疑的。
(責任編輯:
徐晶慧
)